视频软件有1.25X、1.5X、2.0X倍速播放的功能,一键点击,便可无缝衔接实现加速。
在海淀法院也有这样一位女法官,说话自带加速滤镜,而且至少是1.5X倍速起,她的语速快来源于她逻辑够清晰、思维够缜密、反应够迅速。
她,就是石敏敏,曾经是一名立案法官,如今是一名速裁法官。
01
「确认过眼神,是对的选择。」
年,一个爱吃卤煮,不爱喝豆汁儿的北京大妞从西南政法大学毕业了。热爱法律的石敏敏,大学时就知道海淀法院作为全国模范法院,不光有尚秀云、宋鱼水这样的先进典型,还有很多响当当的首例案件。毕业时,她果断选择报考海淀法院。
入院后,她先是在民一庭担任法官助理。后因我院开展诉前审查工作,便调入立案庭,接手过案件送达、处理管辖权异议、疑难案件及群体案件的化解及调解工作,也接手过民商事案件、刑事公诉自诉类案件的立案工作。
年我院推进多元调解工作机制,她参与了组织和筹备,并对离婚、继承、司法确认类案件进行调解和速裁,成为了敢于“吃螃蟹”的人。
02
「案子就堆在眼前,根本没有留给我转变、适应、学习的时间,我必须无缝衔接,跟上庭里人办案的快节奏。」
年1月,石敏敏来到了当时的民六庭,转身成为一名速裁法官。当时,她的团队只有法官助理刘志超,和一名顶岗实习的书记员张涵。刘志超负责开庭、核对判决等工作,张涵负责发起诉、归档等工作。
头一个月的时间,她每天都要开庭到下午近六点,几乎一整天的时间都泡在法庭,不同类型的案件交叉进行,在不同的法律关系中不停转换。她在走廊里永远都是走路带风行色匆匆的状态,只有当一天的庭审全部结束时,她才能抱着卷宗慢下来,走回办公室的过程中,脑子里想的还是白天的庭审。
很多办公室里都可以看见她请教问题的身影,比如:交通类案件她此前从未接触过,便搜集了很多老法官的判决书,拷贝了他们的开庭笔录,自己归纳出了庭审中的审理要点和裁判标准。
「午饭后,我们经常不由自主地聚在走廊里讨论案子,这是第一速裁团队独特的午休方式。我们还有一个“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