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上的文明古国之一,中华大地拥有十分丰富的中华文明。不论是在哪一个方面都有十分深厚的历史。其中饮食文化绵延了多万年,让我国获得了“烹饪王国”的美誉。
中国文化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而且饮食的内涵也十分丰厚,深厚广博。让你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思考着人生,意境悠远。
中国人号称自己是“吃货国”,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只要能吃的都不放过,同时还衍生出各种丰富的烹饪料理方法,中国人做饭好吃,那是世界公认的。但只了解这些怎么够?我们还深知每一种食物对身体的作用呢。
不仅做的好吃,还有丰富的营养搭配,比如乌鸡汤里加虫草花,红豆薏米汤祛湿,吃黑色食物补肾,吃肝脏补肝脏……其实这些都属于食疗的范畴,但真正的食疗还远不止这些。
中国人爱吃且会吃
名医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所说:“食疗病人服之,不但疗病,并可充饥,不但充饥,更可适口,用之对症,病自渐愈,即不对症,亦无他患”。
我们的日常饮食有很多小学问,吃螃蟹要蘸姜醋汁,因为螃蟹性寒,生姜性热,寒热相抵,可以达到一定的平衡。
常年做饭的人都懂,去除食草动物的膻腥味可以用醋,因为它们得了草木之精,需要用酸味的东西去平衡。所以炖牛羊肉放少许山楂,肉更易熟更香。
在吃方面,中国甚至还发展出完善的食疗理论体系,古代就有“食医”这样特设的职业,专门教人怎么吃,有点类似于今天疗愈中的食疗板块。
所以食疗可不是简单的、碎片化的养生建议,也不是单纯的食物药材的堆砌。食疗的精髓在于——看天吃饭、看地吃饭、看人吃饭。
食疗的奥秘
看天吃饭,看地吃饭,看人吃饭,听起来很玄奥,实际上非常简单。
什么是看天吃饭?
当下是什么季节、什么节气?现在是什么天气?在这种天气条件下,什么该吃什么不该吃?空气中雾霾比较多,连天空都运化不佳,我们是不是该吃清淡的、好消化的食物?
什么是看地吃饭?
看地吃饭考虑的是,是不是地道食材,它的性质是怎样的,是否适合食用。比如阿胶最好取井水制作,因为井水深藏地下属阴,而制作阿胶的目的也是为了滋阴;比如冬天地上什么都不长,就长萝卜白菜,而我们身体正是阳气内藏,体内偏热的状态,吃萝卜白菜这类性寒的食物,恰好调节了体内的阴阳。
什么是看人吃饭?
每个人体质、状态、心情都不一样,吃什么东西需要根据身体情况来定。比如古人说过,“胃喜为补,适口为珍”,胃觉得舒服,就是补益,吃着适口,就是珍品。食物需要身体的元气来消化,才能将食物的能量转化成自身的能量。心情不佳的时候,进补不但不能化为精,还会成为身体的负担。
所以呢,吃饭的时候,不讨论问题,不纠结事情,不批判他人给人添堵,安安心心专心吃,才是真正会吃、懂得吃的人。
现在马上进人三伏天,天气一天比一天热,一些有健康意识的人,己经开始准备夏天养生,人参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补品之一。
很多人认为夏天不能食用人参,因为夏季炎热,吃了会导致上火,其实这种观点并不正确。
夏天是可以食用人参的,只是在食用人群和食用量上应该有一定的限制。每日限量食用,就不会出现上火症状。
以卫生部于年9月4日发布“关于批准人参(人工种植)为新资源食品的公告(年第17号),建议国民每天食用人参不超过3g(干品)”为依据。长期坚持少量久服才可以达到最好效果,不会出现上火症状。
人参由于含有人参皂甙而被认为是山宝之首,而人参皂甙是一种可以增强免疫抗疲劳的活性因子。
有需求,就有市场,人参行业壮大也带来了许许多多的衍生品。其中白参片和西洋参片是最为典型的两个产品。
很多人分不清西洋参和白参有什么区别,它们的区别主要在功能上:
1、白参更适合怕冷、活动后气喘、头晕、爱出汗、大便溏泄、血压低、脉搏微弱的人。而西洋参适用于气虚、有津液损伤或阴虚内热的人,如面红、口干、心烦失眠的人。
2、白参性温,既能补脾肺之气,又能补元气,适用于大病早期康复,长病体虚及气虚的人。但高血压、有脑内出血病史、口干、易上火、大便干燥的人不宜服用白参。西洋参属寒性,能补气生津、清火、养胃益肺,不会引起上火、血压升高等问题。
3、西洋参主要可以帮助镇静、抑制血小板凝集、增强记忆力、提升免疫力、改善心肌缺血问题和降低血脂等等;而白参片的主要功效则在于补气,除此以外,它在改善津伤口渴方面效果显著,还能够帮助解决因为气血不足而导致的心神不宁、健忘等问题。
除此之外,人参的品种不仅于此,还有野山参、红参等。
夏天炎热,容易耗损人体的津液,津液少的人更会感到口渴。同时,「火热食气」,大量出汗会令气亦随之流失,因此,觉得疲倦乏力、昏昏欲睡。这时若服用适量的西洋参,就好比在体内开掘了一口甘泉。
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更适合的补品。
育心好康作为育心集团旗下健康疗愈品牌,包括了食疗、身疗和心疗三大板块,通过健康疗愈可以达到让身体更健康,让生活更充满希望,让生命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