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看过古装剧的人都知道,皇帝用膳的场面有多壮观,几乎有上百个人在皇帝的身边伺候着,山珍海味,大鱼大肉,令人流连忘返。
其实主要原因是,皇帝的用膳流程非常复杂。不仅菜的种类有很多,而且为了皇帝的安全,每一道菜都要进行试毒,在这种情况下,必然是需要很多人在一旁伺候。
这时或许会有人好奇,那么多的美味佳肴,皇帝一个人肯定吃不完,那么剩下的饭菜是如何处理的?其实途径有很多种,讲出来你别不信。
01皇帝的吃饭顺序
对于皇帝吃饭,在每个朝代都有不同的叫法,有的朝代将其称之为传膳,有的将其称之为进膳或者是用膳。同时还将那些为皇帝做饭的地方称之为御膳房,直接由内务府进行管理,并且在内务府的这些官员,都是由皇帝亲自指派的。
在内务府中,有很多不同的官职例如尚膳副、主事都是其中的主要官职,这些官员每天要干的主要事务,就是为皇帝早、午膳以及晚膳做准备,除此之外,皇帝吃饭的时间也有一定的规定。
例如在清朝时期,一般将餐食分为两顿,一顿是在早上,一顿是在晚上。早上的时间一般是在卯正一刻,也就是早上六点左右,晚上一般是午正一刻,大概是中午十二点以后,有时候如果出现特殊情况,晚餐时间会推迟到下午两点以后进行。
当然除了这两个时间之外,皇帝还会在空闲时间食用一些小吃,或者喝点小酒来享受生活。每次到吃饭的时候,排场都非常大,皇帝会特地命令御前侍卫进行传膳,内务府的各大官员就开始布置用膳的桌子,并且还将提前准备好的饭菜全部端上桌子。
在一切准备就绪后,会有专门的官员进行试菜,如果出现无法确定是否有毒的菜品时,官员就会在菜的旁边放一个银色牌子。
在这种情况下,皇帝就会叫来太监,将放有银牌的菜肴再次品尝一遍。只有将这些工作全部完成后,皇帝才可以开始用膳,不得不说,这样的用膳程序还真是繁杂至极。
02皇帝一般都吃什么
对于皇帝每天要吃的菜,御厨每天都会变着花样的进行制作,不仅营养非常丰富,而且样式也从来不会重复。御厨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摸清皇帝在饮食上的喜好,毕竟每个皇帝的喜好都是不一样的。
例如在古时候,天启皇帝非常喜爱吃肉,而崇祯皇帝则喜欢吃清淡的食物,一般都以蔬菜和汤羹为主。当然御厨在为皇帝制作食物的时候,不仅会去制作一些皇帝喜欢的食物,而且也会烹饪出很多有利于皇帝健康的饭菜。
除此之外,御厨还会在特定的节日,选择烹饪与其相关的饭菜,曾有一本名为《酌中志》的书就对此有所记载。例如,一般在二月的时候,会选择吃河豚;在八月正值中秋时,会选择以月饼和螃蟹为主要的食物;到了十月份天气转凉,就会选择吃羊肉来暖一暖胃。
一般在皇帝的膳食中,除了当季出现的新鲜菜品,其他菜肴的品种高达几十种。在清朝时期,一顿皇帝的膳食大约要花费白银五十多两,相当于人民币元。但是人们不知道的是,那时的普通人家辛勤耕作一年,最多也就能获得三四两银子,对比之下,皇帝一顿饭的花销可谓是非常大。
03三种处理方式,令人难以接受
既然一顿饭有这么多美味佳肴,那么皇帝一个人肯定是吃不完的,对于这些皇帝剩余的饭菜,在古时候共出现了三种解决方式。
首先,第一种解决方式就是售卖。毕竟在皇宫中的御厨,厨艺都是个顶个的优秀,而且还都有属于自己的绝活,正因为如此,很多客栈和酒楼都愿意去购买皇帝桌上剩余的饭菜,并且再次以更高的价格进行售卖。
当那些有钱人听说这是皇帝吃过的饭菜时,都会非常激动,想尽一切办法进行购买,很多富家公子在得到这些剩菜之后,还会对身边的朋友进行炫耀。
而第二种方式就非常常见,那就是皇帝将自己吃剩下的菜肴进行赏赐。例如,正当皇帝用膳时,哪位大臣的到来带来了好消息或者说了让皇帝开心的话,便会将自己没有吃完的菜肴或者是那些一动未动的菜肴进行赏赐。
而这些菜肴不论他们是嫌弃或是喜欢,都必须将其吃完。因为对于赏赐之物,大臣们必须要抱着一种非常敬畏的态度去对待,如果选择不吃那便是对皇帝的大不敬。
最后一种处理方式,可以说是最恶心的方式。要知道那些没有动过的菜肴,或者是品相比较好的菜肴,一般都会进行出售,但是有一些小商贩会将那些品相不好的菜肴,全部倒在一口锅内,进行乱炖,做好后大家就会围在一起,将这些菜肴全部吃掉。
当时,在吃饭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多之前吃剩的鱼骨头或者是鸡骨头之类的餐厨垃圾。虽说这样的吃法非常令人难以接受,但是对于连饭都吃不上的穷苦人家而言,却是一种奢求。
04结语
皇帝的膳食的确非常的丰富,用膳的过程也非常的繁杂,因此也造成了很严重的浪费,同时也令人感到悲哀。
正所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这个道理。生活在现当代社会中的我们,应该感到庆幸,我们生活这样一个提倡节约的新时代。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