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5/2/23 23:31:00
霜前不落第二,糟余也复无双。一腹金相玉质,两螯明月秋江。——杨万里《糟蟹六言二首其一》古人爱食蟹,持螯斗酒,赏菊吟诗……自古以来大闸蟹就是人们最爱的美食。我国吃蟹历史可以说是相当的悠久,不妨来看一下古人是怎么吃蟹的吧:周朝就开始吃螃蟹了!我国最早对于吃蟹的文字记载来自于《周礼·庖人》,在其记载的周天子饮食篇目中提到了“青州之蟹胥”。蟹胥,一道用蟹制成的菜肴,也就是说,在不考虑“巴解吃蟹”传说真实性的前提下,最晚在年前周朝,蟹就已经成为了贵族餐桌上的精制食品。古人喜欢吃甜的蟹!在那个民风开放却又动荡不安的魏晋时期,蟹已经有了蒸、炸、煮、醉等等形式多样的烹饪方式,其中一种用糖腌渍的“藏蟹法”在诸多做法中脱颖而出,成为国民追捧的做蟹方式。糖蟹的做法对后世影响颇深,在魏晋之后的数百年间都是国人吃蟹的主流方式。吃蟹喝酒成为新时尚!《世说新语》里有记载了晋朝名士毕卓饮酒吃蟹时写下的一句诗句“左手持酒杯,右手持蟹鳌,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字里行间透露出的畅快与洒脱,很快就征服了当代乃至后世的文人墨客,这种持螯饮酒,微醺快意的姿态成为大家争相模仿的对象,吃蟹上升成了一件风流韵事。隋炀帝也爱吃螃蟹!对于隋炀帝,我们的客观印象便是一个令隋朝二世而亡的昏庸帝,但这次我们要说的却是他极大的蟹瘾,不仅吃的数量极多,吃法也颇有意趣。《清异录》中记载了隋炀帝凌驾江都,吴地百姓将糟蟹、糖蟹呈送进贡的故事。隋炀帝每次食用这些贡蟹,都会让侍从仔细的将蟹壳擦拭干净,然后贴上金缕龙凤花云的图案,还给它取名“缕金龙凤蟹”。还有一点要提及的是,隋朝时期,我国还没有廉价的砂糖制作技术,此时国人吃的糖主要是麦芽糖和蜂蜜,因此糖蟹的制作材料十分昂贵,成本极高,如此情境之下,可见隋炀帝对蟹的喜爱程度。唐宋之后,湖蟹地位上升随着经济重心南移,南方湖蟹的鲜美滋味渐渐被人们发觉,尤其是阳澄湖的蟹,它的鲜美使其在诸多螃蟹种类中脱颖而出,还成为贡蟹送入京城。到了宋朝,民间对于大闸蟹的研究可以说达到了巅峰,各类蟹诗、蟹画、著作研究数不胜数,“镶金”“脂膏”“嫩玉”这类形容蟹黄、蟹膏、蟹肉的词句成了宋以后文人诗词里的高频词。此时各色螃蟹菜品相继问世,像是较为出名的“洗手蟹”、“蟹酿橙”、“蟹黄汤包”等等蟹菜便是出现在此时。而唐宋时期能出现如此繁盛的吃蟹现象,与螃蟹产业的进步不无关系,在当时更是出现了专门管辖捕捞螃蟹税务的“蟹户”。当时北宋都城的螃蟹都是从山东运过去的,这也说明在交通便利的情况下,螃蟹开始走向内陆,这也让更多人体味到了蟹的鲜美,尤其是湖蟹,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逐渐提升到不可取代的位置。明清时期,螃蟹价格飞涨蟹八件的出现,让吃蟹变得优雅,吃蟹开始有“文吃”与“武吃”之分。吃蟹工具最初只有锤、刀、钳三件,目的也只是为了让吃蟹变得简单方便。殊不知吃蟹工具的出现让吃蟹在口感享受、文化享受上又添加了视觉的享受。与此同时,吃蟹不再仅仅流行于文人墨客和达官贵人之间,在普通百姓之中也开始流行起吃蟹。在越来越多人加入食蟹大军以及文人们前赴后继不懈的炒作下,到了清代,湖蟹的价格已经突破天际。《红楼梦》里着重描写的那场蟹宴,一方面将蒸蟹、持螯、饮酒、对诗的场景刻画得细致入微,另一方面又借刘姥姥之口说出大观园里一顿湖蟹宴的花费“抵得上穷人家吃穿用度一整年”,相比于今天湖蟹的价格可以说是十分昂贵了。#阳澄湖大闸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