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论坛

首页 » 常识 » 种类 » 风光无限的ofo是怎么从万众瞩目一夜衰败
TUhjnbcbe - 2025/2/23 10:37:00
白癜风哪里治得最好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13751139294638105&wfr=spider&for=pc

上期说到,戴威在朱啸虎的引荐下,见到了滴滴的创始人程维,这个时候的戴威,却是非常激动,因为程维刚刚承诺给他2亿美金的融资,加上之前的其他大小融资,这一轮ofo整整得到了5.8亿美金的融资,拿到钱的戴威,终于不再拘泥于校园的环境,开始向城市扩张。

年3月,在程维的引荐下,戴威见到了滴滴背后的大股东,全世界有名的投资人---软银的孙正义,席间双方都是相谈甚欢,甚至孙正义当场设下了18亿美金投资的备忘录,当然,这个备忘录也不是摆设,回去以后,孙正义就将对ofo投资的日程提上了公司。

但作为软银这么大的公司,也不可能说投资就投资的,它有着一套负责的审核和评测过程,而借着这个评测的时间,孙正义也给戴威提出了条件:想要获得软银的投资,必须要满足两点,第一,要达到日订单量万单,第二,要提高管理层的整体管理水平。

为了拿到软银的这18亿美金,整个ofo上到投资人,下到业务员,都跟拼了命似的,一方面疯狂扩张,一个月采购多万辆自行车,解决日订单量万单的任务,另一方面,为了提高ofo整体管理水平,程维甚至从滴滴抽调了50多名高层管理入驻ofo,协助ofo管理层管理,其中就包括滴滴的副总裁付强。

事实证明,滴滴能发展起来,的确不是白给的,凭借着“一元月卡”和“红包车”活动,让ofo的订单量迅速激增,最高的时候达到了日订单量万单,这样的扩张方式,让ofo在短短3个月就烧掉了68亿,但也是终于达到了软银的要求。

年4月,随着扩张速度加快,ofo账面上的钱也是越来越少,但是软银承诺的投资仍然没有消息,这时候戴威就面临着两个选择:破产,或者是动用亿元的用户押金。意气风发的戴威当然不甘心就此结束,他选择动用了用户的亿押金,期望着软银的投资到了,就能把这个窟窿填上。

但事情往往并不会像所想的那样发展,软银通过调查,发现ofo的财务状况非常混乱,各种资产外泄、非法挪用公款的情况层出不穷,这种公司,软银当然是不敢接手,于是戴威苦苦等待的18亿美金投资就告破了,ofo的资金链,也是彻底断裂。

拿不到软银的投资,就会面临着破产的风险,于是滴滴就找到戴威,希望戴威同意与摩拜合并,结束这场荒唐的砸钱游戏,大家有钱一起赚,但是两个公司都经过多轮融资,如果合并,那么两个公司的创始人,都将会被投资人清算出局,戴威当然不希望这样。

正好拿不到投资的戴威,心里憋着一股气没处发,有没办法找软银发火,正好看到了滴滴派驻ofo的一众高层,就想着:“我辛苦创立的公司,就这么被滴滴的人架空了,这能行吗。”这个时候的戴威,还抱着想要自己把公司干起来的想法,还是想要脱离一众投资人,于是就找几个创始人商议,想要撤回滴滴派驻在公司的一众管理层。

同年10月,蚂蚁的高层在杭州会见戴威,并且承诺愿意给戴威1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戴威独立发展,这正好和戴威的想法不谋而合,直接就坚定了戴威脱离滴滴掌控,撤回滴滴派驻ofo管理层的想法。

其实当时戴威是想要把这件事先跟程维商量一下,但是程维一直没接电话。回到公司后,正好看到滴滴的几个高层在办公室,戴威当着一众创始人的面,前不久刚商量了相关事情,再加上阿里即将到来的融资给了戴威底气,可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直接当着所有人的面,赶走了滴滴派驻的管理层,ofo和滴滴的关系,正式破裂,程维连解释的机会都没给戴威,直接带着人回滴滴了,ofo和滴滴的关系也宣告破裂。

但是阿里真的希望ofo独立发展吗?不过就是不希望ofo跟摩拜合并,因为两家公司如果合并,必定是要么便宜滴滴,要么便宜腾讯,对阿里都没有好处,不如就给ofo点钱,让他自己发展,发展好了,我能赚钱,发展不好,也能牵扯腾讯,遏制一下腾讯的扩张,同时为提上日程的哈罗单车积累经验,也就是说,不论ofo结果如何,阿里都不亏。

而这个时候的ofo,可谓是腹背受敌,上有来自腾讯和美团的压迫(美团收购了摩拜),下有之前商业布局缺陷出现的问题,直接让ofo陷入了两难。

打倒ofo的最后一棍,不是别人,而是ofo自己。在ofo创立初期,戴威给公司的定位是互联网公司,所以ofo的自行车可谓是粗制滥造,大量的质量问题纷纷出现,数以百万计的自行车报废,而为了节约成本,ofo使用的是充气轮胎,需要定期维护充气,也需要大量的人力成本。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东西埋下的伏笔纷纷浮现,大厦将倾的ofo,终于是挺不住了。

年,ofo正式宣布破产清算,一届共享单车创始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跌下神坛,成为老赖。

其实ofo在成立初期就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上到管理层、创始人经验缺失,骄傲自大;下到产品粗制滥造、使用时间短,各种各样的隐藏问题,都为ofo的崩盘埋下了伏笔,大量的投资人投资并没有用在真正该用的地方,而是被一帮意气风发、心高气傲的ofo年轻创始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不断地挥霍,这些问题,从ofo创立初期,就注定了它不管爬的多高,最终必定会跌下神坛。

1
查看完整版本: 风光无限的ofo是怎么从万众瞩目一夜衰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