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论坛

首页 » 常识 » 生活环境 » 福建版褚时健1岁丧父6岁丧母,冤狱二
TUhjnbcbe - 2025/2/6 16:40:00

12月11日,第九届中国企业家发展年会在福州开幕。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马培华、中企会企业家俱乐部主席马蔚华、福建省副省长李德金、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兴业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吕家进、新希望董事长刘永好、福建鑫磊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林常平等千余位优秀企业家代表欢聚一堂,共商发展。

中国企业家发展年会被称为商界的“风向标”,本届年会围绕“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主题,从宏观层面引导企业家在更高站位上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为全方位解读福建、福州新发展提供难的机遇和有效平台。

一位来自福建霞浦的企业家尤为亮眼,他与共和国同龄,有着非常传奇的人生经历:他还在娘胎里时,父亲就因海难去世,到了6岁,母亲也不幸病故;两次入狱,被判死缓;三次创业,历经磨难;一手创办了福建省鑫磊工贸集团有限公司,如今资产达十几亿元;他在事业成功后,秉承着做一个有诚信和有爱心的企业家的初心,不忘感恩回报社会,至今累计为各项公益慈善事业捐助了多万元。这位企业家就是被很多人称为福建版「褚时健」的林常平,也是霞浦人口中称赞的“老大哥”、“活雷锋”、“大慈善家”。现年届古稀的他,平易近人,和谒可亲,溫文尔雅,说话慢言细语,如溪水潺潺。

林常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很高兴能应邀参加本次企业家盛会,他认为企业家要以朴素的家国情怀和感恩心态推动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关键在于乡村振兴,脱贫对农户而言只是起步。林常平表示“作为中国民营企业家群体的一条小鱼,我始终认为,个人命运永远与国家命运、时代命运紧密相连,三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只有将个人梦想融入中国梦与人民福祉当中,才能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他说,“我出生的地方,是既有大海也有高山的霞浦。也是这片美丽的土地给我带来更多的纯朴情怀,容山纳海的胸襟。这份纯朴铸就了我和我的企业讲诚信守信誉的社会道德感。企业成为纳税大户,得益于祖国大家庭给我的温暖,正因为如此,我不忘记祖国的花朵——孩子们,为学校捐款,为孩子们建幼儿园,为贫困地区学习好的学生们交学费。这是我在做企业之余最想做也最愿意做的事情。”

从上个世纪80年代福建霞浦县纳税首户,到如今已拥有近十亿资产,涉及金融、贸易、旅游、教育,酒店业及新型建筑材料开发销售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民营企业,林常平每一步都以社会需要为己任,与改革开放政策同频共振,为福建经济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林常平在冤狱二十年期间不辍学习,熟读二十四史,并自学法律拿到了学位;54岁出狱后,他仍不放弃,开启第三次创业,在废墟上建起一个福建百强民企——福建鑫磊工贸集团;年过七旬,林常平身上仍有年轻人那样的冲劲与干劲,在时代的浪潮中勇往直前,为慈善事业捐献了数千万元,被人们称为永不停息的「野牛硬汉」,热心慈善的「老大哥」。林常平其传奇的人生和不平凡的创业经历探索了生命的广度和深度,以及为实现自我蜕变和充满正能量的奋斗精神,值得每一位创业者学习。小编特地整理出林常平的资料,以供大家作为榜样参考和学习,也希望他能继续努力,做时代的先锋和楷模,为老百姓树立好榜样,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

那么,林常平何许人也?

林常平,年7月出生于福建霞浦。翻开他人生的首页,就会发现命运对他似乎不太公平:他还在娘胎里时,父亲就因海难去世,到了6岁,母亲也不幸病故,成为孤儿的他由哥哥抚养长大;由于家境贫寒,他只读完了5年制的小学,为了生计,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就当起了一名农村民办小学的代课教师,再之后任职于供销社的工作人员,属于正式国家干部,被下放到老家的柏溪接受劳动改造,他不仅学会犁田耙地、种地瓜、插秧、开拖拉机、修理柴油机,还机灵地学会油漆匠手艺,还以最优秀的成绩考进了工农兵大学;25岁重返下浒镇供销社当采购员,中途被委派担任驻乡工作队队长。

年,35岁林常平勇闯商海被当作投机倒把分子判了刑;年,45岁的林常平获得保外就医走出高墙,他已过不惑之年,壮志未酬,迫切地想要追回狱中蹉跎的岁月。当他风生水起搏击商海之际,一纸送达重新收监,又是十年大狱;年,当真相大白熬到第二次出狱时,林常平已是54岁的人了;但他向死而生,又开始第三次的人生创业。几年后,他又相继拥有了福建鑫磊工贸有限公司、福建省霞浦县大元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鑫磊万顺达机制砂有限公司、福州碧荷圆餐饮文化有限公司、鑫磊萌萌幼儿园等十多家企业。并于年荣获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福建省机械行业联合会四十位“杰出贡献企业家”的称号。

齐名褚时健

有人说,「西有褚时健,南有林常平」。说的是,他们都曾跌落谷底,却能够逆势而起,成就一段传奇的人生。褚时健从“中国烟草大王”到“橙王”,从巅峰到谷底,从谷底触底而飞,他传奇的一生令人钦佩,他的精神感动着很多人,王石、冯仑、潘石屹、柳传志等商业领袖都发表过学习褚时健的声音;福建版「褚时健」的林常平服刑20年,54岁出狱的他东山再起,办出一家大型民企,即便黑夜给了他黑色的眼,却始终逐光不息,如今公益捐款超万元,谱写了改革开放四十年企业与体制的曲折长篇,其传奇的人生和不平凡的创业经历探索了生命的广度和深度,向社会传递着正能量,他那种搏击人生的精神,同样让人震撼、让人感动。

褚时健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青年从政,中年从商,走向了人生巅峰,但却未能风光退休,而是锒铛入狱。不得不佩服的是,在出狱后,已是古稀之年的褚老爷子并没有想着安享晚年,而是种起了橙子。他曾经掌舵下的玉溪卷烟厂常年位居亚洲第一,旗下的红塔山品牌更是中国名牌香烟,他也被称为“亚洲烟草大王”。褚时健最令人震撼的地方,不是他一次又一次地登上人生巅峰,而是在每次深陷低谷时都能上演绝地反弹、王者归来的大戏,他那波澜壮阔的人生,用一个关键词形容的话,只能是“传奇”。

褚时健还有鲜为人知的经历:15岁丧父,辍学、种地、烤酒,与母亲一起撑起了全家生计;青年时求学又遭遇战争,他扛过枪打过仗。他的两个弟弟病死、堂哥牺牲战场,年他的母亲也离他而去。

林常平经历和褚时健极度相似:经历过两次牢狱之灾,在监狱中两次度过了二十年,在监狱中失去了自己的爱女,在监狱中心脏病反复发作,向死而生。其九死犹未悔,三次创业,最终成就了自我。创业伊始,经历了下放土地、办厂、办企业的各种尝试,受到了许多的不理解和旧观念的制约,几经商海沉浮,却难挫他的满腔创业热情。从区区十几人组成的草台班子,到今天数百人的专业性精英队伍;从荒草不生的废墟,历经十几年的风雨兼程和顽强拼搏,到如今,福建鑫磊工贸集团已发展壮大为集金融、贸易、旅游、投资、物流、新能源、电子商务、餐饮及新型建材开发销售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民营企业。林常平本人也荣获了「中国混凝土行业优秀企业家」、「改革开放40年福建省机械行业四十位杰出贡献企业家」、「年度闽商十大公益人物」等荣誉称号;从个人平凡无奇的岁月,到如今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光与热的光辉岁月。

唯有勇者,才能越挫越勇不言败;唯有智者,才能不畏人言攀高峰。林常平说:“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不敢为。我不是疯子,我只是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我做的事有价值,享受不是人生,为社会做出贡献才是生命的真谛。”

“他那种搏击人生的精神,使我深受感染,写到动情处,常常两眼发热。”作家李本深在《林常平自传:灵魂的重量》发布会上感慨道,“人格的魅力、精神的高昂和强大在他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让我震撼,让我非常感动。”李本深还在活动现场吟诵起他写给林常平的诗,“春色一年一聚首,识得霞浦最风流。坐穿囹圄二十载,读罢春秋已白头。大义承天持九鼎,雄心帷幄更筹谋。转圜拈得炼金术,燕云过眼豪气留。”

“西有褚时健,南有林常平”。确实,二者人生际遇惊人相似,从塔尖跌落沦为阶下囚;然老骥伏枥,高龄创业,再创奇迹。

从纳税首户到身陷囹圄

自创业以来,林常平始终秉持“创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做一个有诚信的生意人,当一个有爱心的企业家”的初心,以质量为本,以优质服务取胜。从一个小搅拌站起家,经过十二年的发展,鑫磊集团不断发展壮大,在为地方每年贡献千余万税收的同时,还解决当地劳动力就业难的问题,为地方创造了无数个就业岗位。

一个人的进步不难,难的是带动地方企业一起进步。为扶持地方经济,林常平于年创建“大元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以“短、频、快、小”的经营原则,为福建霞浦县的“三农”经济发展以及小微企业建设累计提供了数亿的小额贷款,扶持地方企业由小壮大、由弱变强,极大的焕发地方实体经济生机。

作为创业路上的老前辈,在林常平看来,一名优秀的企业家,必须具备三个素质:一、强烈的爱国主义意识。二、无私的社会责任心。三、全身心地爱企业和他的员工。当然,林常平也对创业路上的年轻人提出了一些建议与忠告:一、一切新的东西都是从艰苦斗争中锻炼出来的。年轻人要做好积累,寻求机遇,深思熟虑,勇于拼搏。二、待人以诚而去其诈,待人以宽而去其隘。三、要勇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四、书是洗刷灵魂的良药,年轻人要多读书,要终生学习。

林常平创业的第一站始于年5月。那年他在霞浦创办了长春贸易公司,在将霞浦特色海鲜货源黄花鱼、石斑鱼、海带紫菜等输往全国各地的同时,也引进外地的紧俏货物,他赚了盆满钵满,成为了霞浦第一个“万元户”,开通了霞浦的第一部“大哥大”,此后两年内,他凭借灵活头脑,以货易货方式拯救了闽东的蘑菇种植业和加工业,长春贸易公司也一跃成为“霞浦纳税首户”。但是令人万万想不到的是,林常平无意中被卷入了所谓的投机倒把案件中,于年12月27日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至此,是林常平人生的又一关键节点。

年6月,出狱获得自由的林常平已经54岁。当大家都以为他要对生活妥协时,林常平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三次创业。休整两年后,凭借着不懈努力,短短几年里,他在一片废墟上建立起了闽东至今最大的一家商砼(tóng)企业(商砼:商品混凝土)。几年后他又相继拥有了多家企业,总资产上亿元,成为霞浦县民营企业中的纳税大户。

在福建师范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林常平曾讲到,「我不是因为失败而来到这个世界上,在我的血管里没有失败的血液在流淌,在我的人生字典里,没有不可能、没希望、失败等愚蠢的字眼。我相信古老的成功法则,每失败一次都是为了下一次的成功,每一次的拒绝都是为了下一次的赞同,每一次皱起的眉头,都是为了下一次舒展的笑容。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回想一天的境遇,我不会因为成功而感到满足,那是失败者的谦噪,我也不会因为失败而感到气馁,因为只要生命不息我就坚持到底!」

林常平毫无疑问是真正的英雄。“从心所欲,不逾矩”。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林常平从不服输,将致力于在有生之年实现未完成的梦想,奋力拼搏,超越一个又一个自我!

公益捐款多万元

一个卓越的企业,离不开一位肩负社会责任的企业家,助推社会发展和进步。身为一个优秀的民营企业家,林常平以弘扬“奉献”精神,承担社会责任,传递正能量为己任,用默默奉献书写着新时代企业家的责任与担当。这些年来,林常平获得很多社会荣誉,他都毫不在意,却唯独看重慈善方面的荣誉,“一个人乃至一个企业的慈善力量总是有限的。如果自己的慈善行为,能有幸影响更多的人向往慈善,参与慈善,对我来讲,真是‘善莫大焉荣幸之至’。”林常平说。

经历大风大浪,看透人世繁华,却不忘初心。本就拥有感恩、慈悲之心的林常平,随着创业的成功,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开始着手规划如何回馈社会,参与社会慈善事业。他为家乡下浒镇设立了助学基金,之后又相继建立了“林常平霞浦一中教育基金”、“林常平宏翔高级中学奖学金”等助学光彩事业;其中,他坚持每年向家乡的一所高中捐资50万元;遇到有困难的学生家庭,他慷慨解囊;10多年来,他为当地教育事业捐献了上千万元……如今,已年届古稀的他表达了捐助的初衷:年幼时无法享受完整的教育,是他一生的遗憾和心结;人才难得,把钱花在教育事业上才是最有价值的……

林常平笑言,自己虽没有“玻璃大王”曹德旺“赚得多”,但他愿意、舍得为慈善事业投入。林常平还出资多万元开展林嵩文史研究、编撰霞浦县林氏总谱、塑造“霞浦十大文化名人”本家林嵩、林樾铜像、启动建设林嵩纪念馆的前期工作;新冠疫情期间,林常平又投入大量资金,从抗疫防疫实际情况出发,购买了一批电子测温设备,极大地使测温程序化繁为简。此外,林常平还为霞浦当地农村捐资修路、修建寺庙等,为当地教育、医疗、交通及助学济困等公益事业先后捐款达多万元。

起初做慈善,林常平怀着一种助人为乐的“心种福田”意识,看到别人有困难,只要自己口袋有钱总会出手相助,随着创业的成功,他开始思考如何感恩时代、回馈社会。据不完全统计,林常平已先后为教育、医疗、交通等公益事业捐款累计达多万元,目前已投资2亿在家乡宁德市霞浦县建设了乡村文化旅游康养项目,他表示将不遗余力地带领团队把企业做大做强,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家乡的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享受不是人生,为社会做出贡献才是生命的真谛。”林常平说,他的亲身经历让他明白,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关键你要用到有价值的地方去。

结语:

从二十年冤狱,出来后东山再起,创业成功,继而为国家为人民做出突出贡献,其传奇的人生和不平凡的创业经历探索了生命的广度和深度,向社会传递着正能量。林常平的一生就是如他的个人自传《灵魂的重量》一样,是一部富有传奇色彩的厚书,它的重量无法用金钱来衡量,而是要以“留给下一代的精神财富的多少”为尺度。

林常平一生都在创业,一生都在拼搏,而且每每遇到棘手的难题,林常平总能化险为夷,凭着高超的管理手段和不同常人的精明头脑,成为了中国商业的传奇巨子。毫无疑问,林常平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物,抛开其他因素暂且不谈,大家都不得不佩服他身上那股子不服输的精神。希望广大创业者,也能从这位大佬的故事中有所领悟,让自己的事业有所增进,更上一层楼。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建版褚时健1岁丧父6岁丧母,冤狱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