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小龙虾是大多数中国人都喜欢的美食之一,它的肉质美味鲜嫩,通过各种烹调手法做出人们喜欢的麻辣味,五香味等等,吃的时候酣畅淋漓,大快朵颐,是许多人正餐或夜宵的不二之选。
对于小龙虾,许多人吃的时候,会剥掉它的头部,剥掉虾壳只吃虾肉,因为小龙虾头部有一坨黄色的东西,有人认为这是虾黄,也有人认为是虾屎,关于它是什么众说纷纭,那么这到底是什么物质,到底能不能吃?
原本小龙虾作为一种侵袭类物种,生活在美国和墨西哥等地,上个世纪30年代被引入了中国大陆,小龙虾的繁殖速度很快,每次产卵量达到到粒,孵化时间也只有短短的14到24天,这样的繁殖速度,让世界上其他国家人员见到这类物种时都感到瞠目结舌。
在美国水域当中,小龙虾的快速繁殖严重影响了当地其他物种的生长发育,美国人在对抗小龙虾方面也费尽心思,然而,在小龙虾刚刚进入中国大陆后,与美国的老乡一样嚣张跋扈,到处啃食农民伯伯种植的水稻庄稼等农作物,是许多农民头疼的外来物种之一。
在中国大部分的吃货眼中,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进步,小龙虾逐渐上了餐桌,成为了如今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美食之一,极大程度上解决了外来物种毁坏农作物的事情,甚至还需要人工养殖小龙虾,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
在如今的夜市或餐馆中,有专门开设小龙虾食物的地点,这对于大部分吃货而言是十分美好的事情,喜欢吃小龙虾的人不仅享受剥壳吃肉的快乐,也比较容易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满足,小龙虾的鲜嫩肉质让许多人无法割舍,外国人或许怎么也想不到,这样让他们头疼的生物来到中国竟然供不应求。
大多数中国人吃小龙虾,只吃虾尾部分,但我们都知道,一只足够分量的小龙虾身长可以达到一个成年人的手掌那么大,能吃的部位却只有三分之一,前方的虾头中有大量小龙虾的内脏器官,其中的黄色物质就是虾黄,而并非虾屎。
与螃蟹的蟹黄一样,小龙虾也是有虾黄存在的,虽然小龙虾的头部中有许多内脏器官,但虾黄可以说是其中的精华部分,它的味道和蟹黄一样鲜美多汁,鲜香软糯,是许多小龙虾资深爱好者们乐此不疲尝试的部分。
不过在吃虾黄时,要注意避开小龙虾的内脏生殖器官部位,公虾中的虾黄是含有肝脏,胰脏的,母虾除了肝脏胰脏,还多了一个卵巢系统,对于人体而言,肝脏是重要的解毒器官,小龙虾也是如此,在捕食其他微生物时,会吸收到身体内一部分毒素,这时的肝脏,胰脏就起到重要的代谢解毒过程。
为了安全起见,虾黄最好不要吃,其中很有可能存在没有被完全代谢掉的有害物质,引发人体的中毒,重金属,化学物质等都有可能被群体庞大的小龙虾家族吃掉,虾黄的味道鲜美,但食用是不建议的,人体肝脏的解毒过程虽然强大,但也经不住一盆一盆的炫。
不管是小龙虾还是其他的虾,大家在吃之前都会把虾线处理掉,被我们处理掉的虾线就是大家口中的虾屎,虾线是小龙虾体内的消化道,人体的消化道包含我们所知晓的大肠小肠,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大肠是排泄废物的主要地点,小龙虾身体的构造并不如人体一样完善,背上的虾线就是体内没有排泄出去的废物。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专业厨师在制作虾类食品时,会刻意将虾线去除的原因。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小龙虾头部的虾黄不是虾屎,但其中所蕴含的重金属等危害物质对人体是有损害的,在食用这样的美味时,只需品尝虾尾即可,在许多人看来会很浪费,但为了人体的身体健康着想,将这些废物去除是很有必要的。
如今,小龙虾的市场价比较昂贵,更不用说外卖中被厨师加工过的食物,如今的食品行业里,也有单点虾尾的食材选择,这也正暗示大家,虾头丢弃的重要性,从中医角度来看,虾类食物都比较寒凉,在食用时也要适量,另外,小龙虾吃多了也会引起尿酸升高或过敏等身体不适现状,食物虽然美味,但也要注意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