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论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对话朱锐国内激光医疗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十
TUhjnbcbe - 2025/1/17 17:47:00

朱锐的偶像是马斯克,身为微光医疗CEO的他,早年间看了很多马斯克的书,“我会去研究他的思路,马斯克的创业过程很典型,他经历的事,跟每一个技术型创业者的经历都很相似。”

所谓的相似点,在朱锐看来就是,首先要经历一个技术走通的很痛苦的过程,中间有失败的风险,还有企业的运作管理等难题。年,朱锐的公司刚成立不久,他带着团队去参加一个市的项目答辩。当时的评委问他:你们现在有多少钱做这个项目?朱锐回答:大概几百万。评委说,那你们做不成,估计这个项目至少要两个亿才能做成。朱锐知道评委的建议可能是善意的,在创业过程中,他也不止一次受到这种打击。在年,他刚成立微光医疗时,国内正是移动互联网企业如日中天时。对医疗或硬科技的创业者而言,那时想融资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当时,我记得有一个投资人说,他不想投硬科技项目。因为投互联网项目,只要一两年就能看出结果好坏。但投技术项目,尤其是医疗项目,很可能投了五六年都没有结果。”朱锐感叹道。对于走过的这十年创业历程,朱锐表示:“我经历过非常多的挫折,很多的坑。”背后的另一层原因是,朱锐创业所走的路,在国内很多人看来是一条全新的,不被外界所熟知的路——“OCT技术是一个新技术,无论从招人,还是从研发过程,包括临床等,都是没有参照物可以参考的。”朱锐表示。

来源:受访者

但很多医疗创新领域创业者也有相似的经历,“不久前,与医疗创业者聚会时,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最开始做医疗创业过程中,都会经历一些坑,包括但不限于从研发到后面的临商注册到拿证到销售,这一路都是迈着坑过来的。”朱锐说。

即便如此,朱锐坦承自己一直以来,(在坚持创业的方向上)确实没有动摇过。“对创业来说,最重要的是前面的方向选择不能出错,所以我只给一条建议的话,就是在前期的产品定位。”

如今,创业十年后,微光医疗已成为国内少数的具有底层核心技术开发与自主创新能力的医学影像企业,打造了超快激光、光纤导管、图像处理三大底层核心技术平台。年我国OCT设备(非眼科)的采购总额为万元,微光医疗占比30.88%,仅次于Lightlab(美国),位列第二。

今年9月,微光医疗完成了超亿元D1轮融资,华金资本、复健资本领投,开禾资本及老股东红杉中国、中科创星跟投。本轮融资将用于颅脑、外周及眼科领域激光治疗产品开发及临床。

“医疗创业是个苦差事,信奉长期主义才能踏上这条路,”朱锐说,“年之后,技术创业已慢慢形成了一股热潮。一直到今天,技术创业将是未来至少二三十年的主旋律。”

以下为微光医疗创始人、CEO朱锐与《中国企业家》的对话实录(有删减):

来源:受访者

敢吃螃蟹,敢啃硬骨头

《中国企业家》:从年就开始创业,目前已经十年,是什么样的契机让你选择这条路?

朱锐:从上大学开始,就希望有一天能够做技术创业的梦想,希望所研究的东西能够真正地用起来。但是确实没想过博士还没毕业就创业。最开始设定的想法是先读完书,然后工作一段时间有些积累,再开始创业。甚至,那时也不知道有风投。

其实从研究生一直到博士做的课题都是生物学、光学,特别是OCT(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这些方向,也就是激光医疗这个领域。在年时,当时深圳有一个高交会,高交会可以给个人提供一个展位,再加上在年底时,深圳正好有一个创业大赛,就结合我们的技术包括一些市场前景,做了个很初创的介绍。后来有一些意向投资人,包括一些合作单位找过来,这才看到了一个创业火苗点燃的可能性。

《中国企业家》:近两年国内不少大学教授、科学家出来创业,你是如何理解“实验室+公司”的产学研转化模式?

朱锐:其实产学研这条路线也是一个通用的模式。可以看到现在很多高科技硬科技的技术,最开始都是实验室里的一些研发研究性技术、前沿性技术。这时在实验室里,可能完全没有看到它的市场前景,但是它需要跟外界结合,需要一个转化的过程。

所以“实验室+公司”的方式是非常有利于把硬科技技术从实验室带向市场的,从书架走向货架这样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也是国外很常见的一种模式。来源:受访者

《中国企业家》:最开始,在投资人都选择去投移动互联网时,你当时为什么选择做OCT医疗领域方向的创业?

朱锐:其实我最早是做OCT技术的,在医疗应用中,又被称为超快激光的诊断技术。实际上,它是一个很有特色的技术,因为它是分辨率最高的一个活体检测技术,可以做到不需要切组织,像超声一样,但是它的分辨率比超声高10倍以上,能做到很多微观的检测。

那么对于很多疾病的诊断,就可以做到无创的、微创的、实时的诊断,所以这是一个很有平台性的技术。后来,我又去了香港大学做内窥的研究,更看好内窥这个应用。这是因为,内窥OCT可以把整个OCT系统跟光纤结合起来,进入到人体的各个组织各个器官,这可以大大扩展它整个的应用领域。

随着手术的微创化,对于影像引导下治疗的技术资源发展,OCT是一个非常好的实时载体,而且有非常细小的诊断技术,那么跟现在的非常多的治疗技术可以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那时,我觉得是很有前景的,但当时在中国还没有一家公司做这件事。所以,我们可以做这样的探索者,敢去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医疗是个苦差事

《中国企业家》:现在的经济形势下,对于正在创业或即将进入激光器械医疗领域的创业者,你有什么建议?

朱锐:首先,要想进入医疗这个行业,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时间准备——想快速创业快速成功的,还是选别的路比较好一些,医疗是一个苦差事。

但医疗也是很有价值的一个行业,会带给人内心深处的成就感。当我第一次把做的这个产品应用于临床,看到如何指导病人做手术时,有一个医生说看OCT以后,就知道该怎么放支架了。那时候感觉心里特别有成就感,这是医疗带给人的愉悦感跟成就感。但一定要做好走远路的准备。

来源:受访者

《中国企业家》:最近

1
查看完整版本: 对话朱锐国内激光医疗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