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的阳澄湖大闸蟹,
无论是清蒸,还是水煮,
是爆炒,还是煎炸,
都好吃得让人咂舌。
而在诸多大闸蟹做法之中,
有个特殊的存在——糖蟹。
这道用糖腌制而成的蟹菜,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尝试过呢?
糖蟹乍一听到糖蟹,
似乎很难去想象,
这个用糖腌制的大闸蟹
到底是什么样的味道的。
梁实秋曾经说:
“吃螃蟹蘸姜醋,
可有人在醋里加糖,
变成酸甜的味道,怪!”
蘸料里加点糖都说怪,
那用糖腌制的糖蟹,
味道岂不是更加奇怪了?
糖蟹事实上,
古人并不觉得糖蟹的味道奇怪,
相反,糖蟹还十分受百姓欢迎,
它还是早期螃蟹的主流做法。
甚至在唐朝的时候,
糖蟹还是进京上贡的珍贵菜品!
《新唐书·地理志》中提到的
离长安十分遥远的广陵郡和江陵郡,
两个将糖蟹代替活蟹作为土贡的地方,
早年新出的活蟹以快马加鞭的方式进贡,
结果都很难活着送到长安!
后来人们用糖腌制螃蟹的办法来保鲜,
不仅节省了人力成本,而且蟹不会变质,
再加上长江流域的蟹十分适合用糖腌渍,
糖蟹就成了两郡进贡首选之物。
糖蟹这道堪称“黑暗料理”的糖蟹,
也不仅仅是唐朝皇室的专利,
早在唐朝以前就已经出现。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螃蟹的做法开始变得层出不穷,
而在众多做法之中糖蟹脱颖而出。
这种用糖腌渍的蟹味道鲜美,
保存的时间也很长,
瞬间就俘获了广大食客的心。
譬如糖蟹的忠实爱好者,
隋炀帝每年都要吃上很多糖蟹。
这位皇帝不仅吃得多,吃得还很精致,
每每吴地进贡腌制好的糖蟹和糟蟹,
食用前隋炀帝都会先把蟹壳擦拭干净,
在蟹壳上贴上金缕龙凤花云后慢慢食用,
这些螃蟹也因此被称作是“缕金龙凤蟹”。
那么这糖蟹到底是什么味道的呢?
到底是什么样的味道才能把这么多人征服?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糖蟹的制作方法,
《北户录》中有“糖蟹法”一条,
专门介绍了糖蟹的制作方法:
挑选新鲜、完整的活蟹,
养在水中,吐尽泥沙之后,
放入煮过放凉的糖浆中静候一夜。
第二天将蟹取出放入干净的瓮中,
放入蓼汤和盐密封保存二十天。
二十天后将容器中的蟹取出,
并在每只蟹的蟹脐中放入一些姜末,
再重新放入容器中加入蓼汤和盐水,
继续密封保存,随吃随取。
上好的美食,
不会只有单一的味道。
糖蟹能成为一种美味,
并得到广大食客的欢迎,
正是它独特、多元的味道。
分析“糖蟹法”,可以确定,
腌制好的糖蟹在甜味之外,
还有盐的咸味、蓼汤的辣味、
以及螃蟹自身的鲜味。
咸、甜、辣、鲜四味合一,
怪不得糖蟹能这么受人们喜爱呢!
不过,糖蟹流传至今,
已不如当初那么火热,
清蒸做法的出现,
更是取代了绝大部分制作方式,
成了最受人们欢迎的做法。
糖蟹渐渐不再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我们只能从当年的文字记录中
去推测、复原旧时糖蟹的风味。
一只好蟹,三代传承
清阳阳澄美蟹,金秋等你来尝!
#阳澄湖大闸蟹#